1。传统琉璃瓦用釉
传统琉璃瓦用生铅釉以铅丹作助熔剂,主要着色剂是铁、铜、锰、钴等金属氧化物,属于pBo-SiO2二元系统,约在850℃—1000℃温度中烧成。生铅釉随色剂含量多少,直接影响釉色深浅变化,可获得层次丰富的色彩。

西式琉璃瓦用釉为熔块釉,熔块釉有较大的烧成温度范围和色釉选择余地。配制熔块要选用的化工原料(硼砂、碱面、铅丹等)应为工业纯,着色剂的纯度要高。熔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釉面质量,应重视烧制的各个环节,提高熔块的质量,好的熔块应是透明的玻璃质。
西式琉璃瓦采用一次烧成。烧成后用窑炉为煤烧推板窑,投资较少,也可用隧道窑,氧化焰烧成。
西式瓦一次烧成是将成型好的坯体干燥施釉后直接入窑烧成,烧成温度为1150℃-1200℃。瓦件不是满施釉可以倚靠摞叠或采用特殊支架的办法烧成。
琉璃瓦还有一些特殊检验方法:如板瓦,四块围拢应为圆筒,即呈360°。筒瓦两块拼合也应构成一圆筒。勾头、滴水马筒、板瓦粘接呈夹角应为135°±5°。
西式瓦
A)琉璃瓦釉料的制备
将铅丹或熔块与生料严格按配方称量好,入球磨机研磨,料、球、水为1:1.7:0.8,要求细度:生铅釉0.04-0.06%,熔块釉0.05-0.12%(万孔筛余)。为保证釉有良好的流动性及防止沉淀,可加入电解质甲基纤维素。
B)琉璃瓦施釉
琉璃瓦、西式瓦一般采用浇釉法或浸釉法。浇釉时要迅速,一次浇满瓦面可保证釉面平整光滑均匀。釉的比重控制在1.5-1.7之间。应注意施釉后要及时刮净底。